close

小豬教室.jpg 

影片年份:2008   出  品  國:Japan

據情簡介

本片改編自黑田恭史同名作品,由前田哲執導,是曾發生於日本大阪某間國小所實際進行的課程,當時的課程實況也曾在電視台中播出,但也引起許多爭議,認為太過殘酷並無教育意義。

大阪北部的一間小學,決定展開一門獨特的課程,來教育學生們生命的意義,由新到任的星老師(妻夫木聰飾),帶領班上26位小學生,飼養小豬,最後再投票決定要將小豬吃掉或繼續飼養。

在飼養的過程中,學生們親身體會到餵食與清潔等工作,並且注意到生命的成長,原本用來吃的豬已經有了名字『小P』,一天天帶給孩子們許多的驚喜,並且漸漸長成了二百公斤的豬仔。

經過一年漫長的時間,孩子們即將畢業,同時浮現的是小P的問題,將再也無人照料的小P該何去何從?究竟為了吃而飼養的小豬,該吃或不吃?

從1990年7月開始到1992年3月,大阪一間小學的教師黑田恭史先生開始了通過飼養來思考生命意義的900日實踐教育。這個被稱為「飲食教育」「生命的授課」的實踐教育被全程拍攝,於1993年7月12日富士電視台播放,獲得1993年度Galaxy獎獎勵獎,1995年獲動物愛護協會主辦的影展競賽「內閣總理大臣獎」。

影片觀感

這部片我是跟送行者在前後看的,因此感覺這兩部片有很多地方是類似的~都是關於生命的尊嚴,關於對生命的尊重

自己親手養的小豬到底要不要吃掉?雖然片中的小學生到最後都是13對13票,無法決定最後的結果,

但是我相信所有的小學生都是喜歡小P的,選擇吃掉的人是一種負責,選擇不吃的人是一種愛。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理由,但都不是因為不愛,愛是一定有的,因為都用了心、都放了情,

在看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是否選擇吃掉的人是因為當初聽到老師的提議時,就知道不可以放太多感情,所以才可以選擇吃掉,但是當你聽到最後,你會發現其實每個人的愛都是滿滿的,只是他們選擇的負責不同罷了!

不是理性與感性的差別,而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及想法不同,也許吃掉小豬對於所有人都是一個很大的傷害,但是也許吃掉小p才是讓整個課程完結的方式。

這個課程一定會有他的意義,我相信經歷過這個片段的人都更懂得尊重生命及食物,這絕對不是一個只有殘酷的課程!

片中的小學生因為都是真的小學生(不是演員),因此在某些部分會有點卡卡的,感覺片子的拍攝方式比較像一般的電影+紀錄片,而也由於小學生的自然,所以片中的演員和小學生同時出現的時候,就會有一點不自然。也因為是讓非演員來拍這部片,因此無法跟其他電影一樣,拍攝到鋪陳很長的內心感受,而只有小學生對話的場面,但是當小學生在討論小p的去留時,也一點都感覺不到假假的感覺,所有的人都是直接的發出內心的感受,且提出討論...

和豬豬一起上課的日子.jpg 

小p其實還滿可愛的

和豬豬一起上課的日子2.jpg 

小p喜歡吃蕃茄  圍巾跟蕃茄都是小p的聖誕禮物喔

和豬豬一起上課的日子3.jpg 

小花把小p偷帶出來,然後大家一起送小p回學校的畫面

和豬豬一起上課的日子4.jpg 

決定要吃小p或者不要吃的投票時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ilza 的頭像
    peilza

    不是因為幸福才笑 而是因為笑了才會幸福

    peilz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